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讨
制度“硬约束”,关键在执行
时间:2015-04-0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制度“硬约束”,关键在执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让制度刚性运行,成为硬约束。让制度“显硬”,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关键所在。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让制度与具有强制性的权力“硬碰硬”,确保其“碰硬必赢”,直接关系到廉政建设的成败。 

  让制度“显硬”,是指在实践中彰显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软约束。这侧重于制度执行、制度实施,关键是严格执行,让被约束对象敬畏制度、遵守制度。 

  一是要解决执行“懒”的问题。一些制度执行者不作为,置制度执行于不顾,使制度停留在纸上、墙上、嘴巴上;还有一些制度执行者消极作为,不积极不主动,得过且过,这些现象严重影响着制度的权威与公信。要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奖惩机制,防止与纠正在制度执行方面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强化制度执行的动力与压力。 

  二是要解决执行“松”的问题。制度执行,重在“严”字当头。然而,现实中,一些制度执行者降低标准,就低不就高,甚至奉行“情有可原”、“下不为例”,放纵违反制度者。为此,要压缩制度执行中的弹性、随意性,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规范性。 

  三是要解决执行“慢”的问题。“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制度执行者要根据人民群众对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深恶痛绝的心理,对违反廉政制度的人和事,早发声、早表态、早处理,快查快结,坚决捍卫制度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是要解决执行“乱”的问题。制度执行应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碗水端平,增强公平性与可接受性。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乱执行制度的现象,这是对制度的巨大反讽,必须以零容忍太度坚决反对,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为此,要向把执法异化为执罚,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现象亮剑;要加强执纪执法力量特别是基层执纪执法力量的教育培训与监督管理,规范制度执行。 

  五是要解决执行“散”的问题。我国不缺乏廉政制度,但制度的合力有待提高。要整合优化廉政建设体系,加快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切实保障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与权威性,打造一支可靠的执纪铁军;要改变一把手注重建章立制、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侧重制度执行的格局,让一把手多抓制度执行,具体抓、抓具体,打造抓领导、领导抓的制度执行新局面。 

 
检务公开-本院概况
检务公开-机构职能
检务公开-检务指南
工作流程
工作报告
检务公开-法律法规
  微观检察
新浪微博
二维码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检察院    |    正义网    |    山西省人民检察院    |    吕梁市人民检察院   

 

版权所有:山西柳林县人民检察院

工信部ICP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